歡迎進入中威保保安服務有限公司!
新聞資訊 NEWS
聯系我們 contact
電 話:023-67516262
郵 箱:1626769977@qq.com
地 址:重慶市渝北區玉峰山鎮石港大道8號北方永發工業園1幢4樓
個人檔案:
張兆信,男,黑龍江大慶人,1968年4月出生,1987年入伍,退伍后在當地做民兵,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員,2017年來到重慶,2018年6月入職中威保保安服務有限公司,現任中威保駐T3出租車站臺的保安班長。
入黨記憶:
我是地道的東北漢子,當兵退伍后,回到我們當地做起民兵,漸漸成長為民兵連長。在工作生活中,我發現,共產黨員時常沖鋒在前,他們義無反顧的品質感染著我。
在部隊時,保家衛國是我們的目標,自己老早就有入黨的想法。退伍后回到村里,我也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。由于平時表現還算優異,黨組織批準了我的申請,1997年7月1日,我成為一名預備黨員。1998年特大洪水,家鄉松花江沒能幸免。1998年入汛之后,松花江上游嫩江流域降水量明顯偏多,先后發生三次大洪水。洪水兇猛,但大家沒有退縮,我們去前線抗洪救災,人民子弟兵和黨員總是沖鋒在最前沿,扛沙袋、跳水里救援……帶領著大家守護家園。黨員就像一面旗幟,甘于奉獻,也不怕犧牲。也是在那時,我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。1998年,在抗洪的現場,我和同志們一同火線入黨,站在松花江邊,洪水還拍打著江岸,水漫過腳背,但我們仍舊站得筆挺,大聲念著入黨誓言,慷慨激昂,大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。
奮斗故事:
隨著兒子在重慶定居,2017年,我和妻子也搬來重慶。當時,49歲的我來到重慶,還有些陌生。隨著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,我也逐漸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。
2018年,我應聘到中威保保安服務有限公司,成為一名保安,在我看來,保安也和軍人相似,守護安全就是我的工作,穿上制服,也意味著這份職業帶來的責任和擔當。
隨著“小黃車”越來越火,機場下方排列整齊的出租車,引來不少旅客來此拍照留念,而我也時常出現在網友的小視頻里。
經過培訓,我成為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出租車站臺的一名保安員,這里是人流和車流的匯聚地,平均每天的車流量不低于6千輛,節假日更是高達上萬,所以我們的安保工作主要是圍繞疏通引導車輛和人流、以及對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理等方面來開展,確保旅客出行平安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。他們總說,我的服務充滿人情味。拾金不昧、樂于助人不過是舉手之勞,每個路過的旅客,哪怕只是問路,我都有熱情回應。而旅客的一句“謝謝”,就是對我最大的鼓舞。
保安,作為社會治安重要輔助力量,也是人民群眾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線。去年疫情初期,每個人都非常緊張,去年2月13日早上7點,我已經在江北機場T3出租車站臺連續工作了12個小時,結束了一天的工作,正準備回家休息,卻突然接到臨時勤務,需要支援機場賓館,對疫情重點地區返渝的人員進行集中隔離監管。這是自疫情發生以來,我第12次接到這種臨勤任務。來不急休息整頓,我同前來換班的同事做好各項交接工作后,便徑直前往支援點,繼續投入到下一場戰“疫”中。我認為,作為黨員,必須在關鍵時刻頂得住、有擔當。只有把各項工作做細了,才能把牢這道安全關口。
在這里,我很快擔任班長一職,為了進一步提高隊伍的各項專業技能,更好地為旅客提供周到安全的服務,我每天都會組織隊員對當天的工作內容進行總結點評,還會不定期開展各項技能培訓。希望通過我們的盡職盡責,為這座城市增光添彩。
學習感言:
作為一名黨員,雖然我們只是基層的“小人物”,但在自己的崗位上,一定要盡到最大的努力,將工作做好,并帶動身邊的同事守護旅客出行平安。雖然我們只是“小齒輪”,但也要成為這座城市最可靠的安全衛士。